查看原文
其他

处暑逢秋丨他为南航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奠基立业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

今日17时1分6秒

我们将迎来处暑节气



处,止也

时至处暑

暑气散,清风起

有这样一位学者

多年在飞机监测和故障诊断领域深耕

作为南航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带头人

从零起步、奋力开拓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奠基立业

一起来了解

民航学院左洪福老师学科创立发展的故事吧


1993年,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和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建成立民航学院


90年代初期,正逢中国民航事业快速发展,1993年,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和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建成立民航学院。1995年,民航学院领导班子调整,一个问题摆在学校领导面前,由谁来分管学院的科研管理、学科建设工作?


考虑到机械工程系(现机电学院)的左洪福在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方向积累了丰富的教学与科研经验,学校将其调到民航学院担任副院长


左洪福与民航结缘的故事,还要从5年前的一次“毛遂自荐”说起。

左洪福教授



从机械到航发故障诊断


1989年,机械工程博士毕业的左洪福来到南航,进入机械工程系机械原理及零件教研室,成为一名青年教师。


1990年,入校第二年的左洪福参加了在西北工业大学举办的动力传输年会,毛遂自荐争取到了第一项科研课题——发动机磨擦监测系统,与飞机打起了交道。5年的时间里,左洪福克服经费紧张、器材不足、实验时间缩减等困难,争分夺秒,保质保量地产出了科研成果,成功监测预报了飞机发动机早期磨损类故障1995年,该成果通过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鉴定,多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国际检索查新,为国际上最早的文献研究成果,1996年获中航总科技进步二等奖。经某型号研制和某改型研制采用,及时预报了轴承、齿轮等故障。之后,左洪福继续对民航发动机开展磨损故障监测技术研究,于2000年获民航总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6年获中航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0年获民航总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5年4月,左洪福来到民航学院。他的研究领域也从机械学、磨擦学向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民航安全与可靠性方向发展。



从零基础到建设完备学科体系


民航学院初建,学科从零起步。研究专业建设方案、讨论课程计划、整合科研项目、组建教研室,左洪福和同事们经常一起工作到半夜。在缺少师资、缺少实验室的情况下,左洪福充分发挥不同学院之间的资源与人才优势,联合开办新专业。“当时联合办专业,得到了全校支持。比如飞机与发动机专业,由民航学院主要负责,与动力工程系、飞行器系联办。”


在全校支持办学的背景下,民航学院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1995年,国家正式启动“211工程”,民航学院有交通运输、安全工程2个学科入选重点建设项目监测评审序列(全校共7个)。左洪福联合飞行器系(现航空学院)、动力工程系(现能源与动力学院)、自动控制系(现自动化学院)、电子工程系(现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等单位的几位学科带头人,共同承担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协同攻关,圆满完成了项目检查。

迎接“211工程”考察——考察滑油磨损分析实验室

民航学科迎接”211工程”建设项目检查


与此同时,学科的人才培养体系也迅速建立起来。1998年,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共计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设立,学院招收了首批硕士研究生;2000年,高德平、左洪福等教授牵头申报的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获评二级学科博士点;2001年,第四届全国交通运输领域青年学术会议在南航召开;2003年,在第九次学位授权审核中,南航获批新增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从2个本科专业到“本—硕—博”完备的民航人才培养体系和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体系建立,仅用了5年时间,建设速度在全国高校交通运输领域内位居前列。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早期的硕士论文答辩

(右三为左洪福)

2000年依托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培养博士生

2003年依托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培养博士后


“在民航学院,就要干民航的事。”左洪福始终关注行业动态,参加各类重点项目30余项,为民航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2003年,左洪福带领团队参与国家首架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机型号ARJ21飞机研制项目,成为民航学院首个型号相关的校企合作项目。2003年3月,中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与学校联合成立RMS工程技术中心。左洪福以“维修工程”为突破口,带领团队参与ARJ21飞机维修大纲技术等型号研制工作。得益于长期以来型号任务中的维修工程与技术研究,以及健康管理技术与预测维修理论的探索创新,左洪福于2009年获得民航科技进步一等奖,2021年获得民航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2003年,中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与学校联合成立RMS工程技术中心

2009年获民航科技进步一等奖

2021年获民航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2017年12月,左洪福和时任自动化学院院长姜斌教授、航空学院袁慎芳教授共同带领团队申请到民航重点实验室——民航飞机健康监测与智能维护重点实验室,这是南航首个民航局的重点实验室。2021年,实验室以良好成绩通过了民航局绩效考评。

2017年民航重点实验室申报,左洪福(前排站立者)代表实验室向民航局专家汇报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谈及学科建设能在短时间内获取的瞩目成绩,左洪福表示,“学科的起步得益于全校的支持,让我们有了高起点;而学科的持续高速发展,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是关键。”



从“把脉问诊”到“护航育才”


在左洪福看来,从事航空器健康监测与智能维护方向研究,就如同“飞机的医生”。左洪福深知飞机状态监测、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的重要性,一门《航空维修工程学》的本科课程,他坚持上了二十多年。课上,他常结合自己参与各类项目的研究实例,向同学们强调飞机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不断提高同学们的认知能力。“民航学院大部分学生毕业要到民航行业去,一定要了解飞机的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及时把握住飞机的故障,这是生存的需要” 

左洪福参观通用飞机


左洪福把大半生的心血投入到了科研和人才培养中,潜心育人,用心付出,培养了大量民航专业人才。他所培养的10余名出站博士后,130余名博士生、硕士生,都迅速成长为不同领域的生力军。“每当看到从民航学院走出去的学生,在民航领域岗位上担当作为,这是做老师最幸福的事情。”


对青年一代,左洪福有着满满的期许,“年轻人基础比我们好,平台比我们好,视野比我们宽广,只要有信心、肯努力,一定会成功。”




南航·处暑印象

……

离离暑云散

袅袅凉风起

暑天的炎热褪去

凉爽的初秋登场

新学期在即

让我们满怀希望,阔步前行


摄影丨吴程宽

摄影丨石景山




素材来源丨民航学院、党委宣传部

特别鸣谢丨刘灿铭

图片设计丨虞越

文字采写丨张瑞瑞、朱璐

值班编辑丨文浩琦

责任编辑丨王伟、陶琨、张瑞瑞

校对丨彭丽

审核丨王晖、成杰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